公司許倩 2025-09-08 10:12:43 來源:中房報
??房地產行業依然艱難。
??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,已發布2025年中報的TOP50上市房企,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-984.83億元,虧損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23億元。50家房企中,虧損者數量為33家,占比超過6成;營業收入同比下滑者的為36家,占比超過7成。這反映出,房地產行業整體仍處于深度調整期。
??與此同時,行業也呈現出一定的分化態勢,扭虧為盈與首次虧損現象并存。有4家房企由盈轉虧,包括合生創展、綠地控股、信達地產、中國奧園。其中,信達地產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36.9億元,綠地控股凈虧損35.06億元,中國奧園凈虧損88.14億元。
??有3家房企則扭轉了虧損態勢,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均轉正,分別是遠洋集團、中洲控股、大悅城控股。其中,遠洋集團盈利102億元,去年同期為虧損53.82億元。不過,這主要得益于境外債務重組的非現金收益支撐,并非企業經營基本盤改善。
??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洗牌,艱難發展期,誰還在賺錢?
??這些房企最會賺錢
??地產行業,國企、央企的盈利能力在強化。TOP50上市房企中,上半年還在盈利的房企有17家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共計452.72億元,且絕大多數都是國字頭企業。
??2025年上半年,保利發展、中海地產、華潤置地銷售額均超過千億元,穩居行業前三,這3家企業也是上半年盈利最多的企業之一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共計231.9億元,在還能盈利的17家房企中占比51%。
??華潤置地成為“盈利之王”,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8.8億元,超過保利發展與中海地產凈利潤之和,同比增長16.2%;營業收入949.2億元,同比增長19.86%,這樣的成績在行業內是罕見的。2024年,華潤置地就以255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,成為行業“利潤之王”。
??從華潤置地的業務構成來看,2025年上半年開發銷售型業務營業額為743.6億元,同比增長25.8%;經常性業務合計收入205.6億元,同比增長2.5%。
??利潤層面,占總營業額僅21.7%的經常性業務成了“主力軍”,貢獻了60.2%的核心凈利潤,達60.2億元;開發銷售型業務僅帶來39.8億元核心凈利潤,同比減少23.8%。
??對此,有投資者說:“華潤置地今年看來是轉頻道成功了。”
??有房地產研究人士分析稱,華潤置地已從“開發銷售”轉向“開發與運營并舉”,并培育了強大的經營性業務生態。相應地,其盈利模式也從“賺取銷售額的差價”轉向“賺取穩定高效的服務和運營收益”。
??華潤置地的經常性業務包括什么?這通常是其最具競爭力的部分,如購物中心、寫字樓、酒店、長租公寓等,這些業務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,像“收租”一樣,不受單次房產銷售的影響。
??華潤置地的房地產銷售業績也出現下滑。2025年上半年,其合同銷售金額約1103億元,總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411.9萬平方米,分別同比減少11.6%及21%。這也說明,房地產市場下滑帶來的業績沖擊壓力,沒有誰能幸免,主動“頻道轉換”才是應對之策。
??“華潤置地對全年的銷售目標始終堅定信心,希望通過系統化的策略部署和高效的執行能力,繼續堅持鞏固行業排名前三的目標。”華潤置地首席運營官陳偉在業績會上說。
??記者注意到,除國企、央企外,有3家民營房企盈利,分別是龍湖集團、濱江集團、中洲控股。其中,龍湖集團、濱江集團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達32.16億元、18.53億元,穩居民營房企TOP1和TOP2。
??不過,相比于去年同期,龍湖集團的凈利潤同比下滑45.18%;濱江集團則同比增長58.87%,主要是2025年上半年交付樓盤體量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。由于拿地太多,上半年新增16個土地儲備項目,濱江集團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流出89.64億元,同比減少95.52%。
??遠洋集團、中洲控股、大悅城控股上半年均實現扭虧為盈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、1.9億元、1.09億元,主要原因是遠洋集團得益于債務重組,其債務重組收益達317億元;中洲控股則主要來自賣掉子公司換錢, 這一操作直接帶來2.32億元投資收益。
??對于業績好轉的原因,大悅城控股表示,主要得益于項目結算資源及周期性因素的推動,導致毛利率同比提高、毛利潤總額增加,從而帶動整體利潤回升。
??這幾家房企虧了
??凈利潤下滑已成為行業普遍現象。就連行業第一的保利發展,凈利潤也在下滑。2025年上半年,保利發展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7.11億元,同比下降63%。
??上半年虧損最多的是碧桂園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190.8億元,相較于去年同期128億元的虧損,碧桂園的虧損數額越來越大。
??其次是融創中國,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了128.1億元,不過相比去年同期149.6億元的虧損額,出現了收窄。
??曾經的行業優等生萬科也在繼續虧損。今年上半年,萬科歸屬母公司凈虧損119.5億元,較去年同期虧損額增加21.5億元;營業收入1053億元,同比下滑26.23%。
??在萬科的營業收入構成中,房地產開發業務貢獻收入844.4億元,同比減少31.57%;物業服務收入貢獻170.9億元,同比增長6.82%。
??上半年,萬科實現銷售面積538.9萬平方米,銷售金額691.1億元,兩者同比下降幅度均超40%。萬科管理層的解釋是,新盤供應較少,以存量資源去化為主。
??對于業績虧損,萬科管理層解釋稱:一方面,受開發業務結算規模下滑和毛利率仍在低位等因素影響,隨著過往高地價項目進入結算,公司毛利承受了較大壓力;另一方面,2025年上半年公司對部分資產計提了減值,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于賬面值,這些因素都加大了虧損。
??“接下來,萬科將會充分利用現有政策,統籌各類資源,全力以赴,改善管理,增收節支,降本增效,加強應收款項清收,盡力減虧,化解風險,重新回到健康發展軌道。”萬科管理層表示。
??部分房企去年還在盈利,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現虧損。落差最大的是中國奧園,凈虧損88.14億元,去年同期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23.1億元(包括境外債務重組收益約266.38億元)。
??由此可以看出,中國奧園由盈轉虧是因為2024年錄得境外債務重組收益。如撇除重組收益的影響,上半年虧損凈額預計較2024年相應期間的虧損凈額增加不超過50億元,主要由于可供銷售物業減值撥備增加、預期信貸虧損撥備增加以及處置資產虧損增加。
??信達地產上半年凈虧損36.9億元,去年同期凈利潤1.06億元;綠地控股上半年凈虧損35.06億元,去年同期凈利潤2.1億元。這些企業披露的虧損原因幾乎一致,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交付規模減少,影響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,以及部分房地產開發項目及對外財務性投資存在減值跡象,公司相應計提減值準備等。
??由于市場的持續低迷,房地產企業在銷售、結轉、盈利等方面均面臨壓力。不過,也有一些積極信號開始出現。2025年上半年,TOP100 房企拿地總額 5065.5 億元,同比增長 33.3%,這意味著,房企在積極把握核心城市的結構性機會,通過拿地補庫鎖定未來主動權。
報告|百強房企8月業績環比降低1.9%,企業投資放緩
2025-09-05超三成企業8月業績環比增長,投資集中于頭部企業。報告|上半年租金回報率跑贏理財收益率
2025-09-02部分城市“回本”只需30年。財稅政策精準施策,房地產行業獲支持
2025-09-01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,享受單獨留抵退稅政策。事關房地產!城市高質量發展“路線圖”明確
2025-08-29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型,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。2025年第二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狀況報告發布
2025-08-28超八成開發企業信用情況良好,債務違約情況略有好轉。廣州:深入推進城中村及老舊小區改造
2025-08-28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。蘇州取消市區范圍內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
2025-08-28進一步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兩部門印發《房地產從業機構反洗錢工作管理辦法》
2025-08-27依法履行反洗錢義務,接受反洗錢監督管理和自律管理。
- 09:57
- 09:54
- 09:50
- 09:49
- 09:31
- 09:30
- 09:27
- 09:26
- 09:24
- 09:22
- 09:20
- 08:44
- 08:40
- 08:32
- 08:28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